蒋风白
蒋风白是中国著名的国画家。他一生执着于绘画创作,其前半生可谓颠沛流离、曲折坎坷,后半生蛰居苏州,过着简朴的生活。然而无论生活给予他多大的磨难,他一直潜心绘画创作,即使在晚年仍笔耕不辍,寄情书画,乐此不疲,把艺术作为一生的事业。
一生淡泊 献身艺术
1915年,蒋风白出生在江南水乡常州的一个教师家庭。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小城市里,曾经走出了众多书画名家,东晋的顾恺之,清代的恽南田,到近现代的刘海粟、谢稚柳等。或许从小受到了吴风雅颂的熏陶,抑或是知识分子家庭的浸润,他从小便痴迷画画,立志要作一名画家。
那时他最崇拜的是潘天寿,初中时曾与同学专程赶到杭州拜访潘天寿。初中毕业如愿以偿考入国立杭州艺专,成为潘天寿的学生。潘天寿对他的教导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,他给风白画的第一张画稿便是墨兰,晚年还叮嘱他要把绘画的重点放在兰竹。后来蒋风白在尝试了各种绘画题材后,想起当年潘老的教导,专心创作兰竹。据蒋风白的儿子蒋炯良回忆,其父亲还收藏了很多潘天寿的作品,常常对着原作临摹,感受笔情墨韵中的意味与情趣。
蒋风白作品
蒋风白作品
抗战时蒋风白举家入蜀,任教于四川国立艺专。几经周折,才于五十年代初来到上诲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责任编辑。五十年代末又迁徙宁夏,历尽艰辛。蒋炯良说:“父亲一生淡泊名利,由于他从不阿谀奉承,所以生活经历较为曲折,他认识很多中央级的领导干部,但其创作从不事权贵,更不会把画作为社交礼物,只赠给爱画之人。”
但艰苦漂泊的生活并不影响蒋风白作画,他时常冒着生命危险外出写生,临摹八大、石涛、扬州八怪、缶老等大家名迹。这一时期,他创作了大量的八哥、蜡嘴、苍鹰、河鸭、喜鹊、鹦鹉等昆虫题材作品,画法上简笔惜墨。并为他今后的作品形神兼俱、灵秀清韵、飘逸而耐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45岁的蒋风白终于选择蛰居苏州,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后半生,过上了安定的生活。平日里,蒋风白除了在苏州工艺美校任教,还参加各种艺术交流活动,切磋交流画艺。他与刘海粟、陆俨少、朱屺瞻、唐云等众多艺术大家都有密切往来,还曾与刘大为一起创作兰竹图,与黄永玉交流瓷上作画的心得。平静的晚年生活让他得以专心钻研作画,创作更炉火纯青,艺术日趋完美。刘海粟曾经评价:“风白跟我进修近四十年,为人老实耿介,不汲汲于名利,历尽坎坷,依然襟怀淡泊。”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